我们可以挖掘出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我们该关注的几大知识点。 01 不能垮掉的顶梁柱 保险的本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基本手段。 所以,每个人在社会中角色不同,在选择保险时也因人而异。单以科技圈人士来说,他们做保险除了要考虑自己之外,也要更多的去考虑家庭。 据近期拉勾发布的《2019年90后程序员职场报告》显示,90后程序员平均月薪近20K,5-10年的资深技术薪资中位数从25K升至27K。要知道,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足3万,互联网人士的薪资虽不是各行业的顶尖,但绝对是排在前列的人群。 2017年,中兴42岁程序员的死亡刷爆朋友圈,年薪几十万的欧某是全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一时想不开造成整个家庭的危机。沉重的房贷、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和配偶的人生,都在这一刻化成了泡影。 类似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不能垮掉,在选择保险时,就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 平安福在市场中占比很高,其全面保障是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的方,100种重疾保障终身,50种轻症保障、身故保障至终身、意外保障长至70周岁保单周年日。重疾、身故、意外几乎涵盖了人一生的三大坎。 从一个细节上就能体会平安福在“全面”两字的用心,比如说很多保险产品为了“吸引”用户,会把一些客户“自认为”不是必须的项目做成可选项。这样保单可以在价格上看起来低上不少,却无形中给投保者带来较大的隐患。 很多保险产品意外保障都是可选项,在平安福里长期意外险却作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在意识里以为意外发生大概率很低,所以投保了癌症、身故两大项就觉得高枕无忧。可每个人一生中遇到意外伤害的概率,远远高于患癌的概率。据20**年平安理赔数据,意外责任赔付合计57亿,占总赔付金额21%,其中交通事故赔付占比高达**.2%。 我们说到保险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因此合格的产品一定是考虑到投保人的真实目的,并提供所需保障服务,而不是去“利用”用户的认知误区,迎合用户而忽视保障本身。 诸如此类的细节体现在整个保险计划之中,作为家中不能垮掉的顶梁柱,为自己上一份全面的保障,无论出现哪种极端情况,都有保险公司作为后盾。这样站在用户角度去考虑全局的保险计划,受到主流用户的普遍认可也就无可厚非了。 02 所有人都需要二次机会 中国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中,康复后的李开复成为与李彦宏、吴恩达等齐名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2013年9月,51岁的李开复对外宣布罹患淋巴癌四期。之后进行了漫长的治疗过程,六个月化疗、九个月时间修养,李开复与病魔抗争了长达17个月。2015年7月,李开复发微博“我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 李开复为社会提供一个很好的榜样,癌症或重大疾病很可怕,但每个人也都有着二次人生机会。无论是癌症还是大病,积极治疗虽然存在完全康复的概率问题,随着医学的发达,谁也不该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不过,像李开复、柳青这样“资本”雄厚的互联网圈大佬毕竟是少数,治愈大病和康复期疗养需要一大笔钱,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科技圈人士为自己选择保险的重要原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上一份全面保障,真的出现极端的情况,有了这道“防护门”也能够拥有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小K所思所想,其实也是整个业内人士都在考虑的事。 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的发布了《2019全国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这一数字在过去10年里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并且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20**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从1991年到2015年,癌症总体死亡率连续下降了26%,相当于死亡人数减少了240万。 这是个好消息。平安福在所有保险产品中,也是最早一批开始重视对被保人的二次、三次的保障,轻症重疾在特定条件下可多次赔付。 对于治愈率较高,但复发率也高的恶性肿瘤。平安福推出恶性肿瘤多次赔:在初次确诊发生“恶性肿瘤”后生存满5年或5年以上,第二次确诊恶性肿瘤,按平安附加成人恶性肿瘤疾病保险基本保额给付恶性肿瘤保险金;自第二次确诊后生存满5年或5年以上,第三次确诊恶性肿瘤,按平安附加成人恶性肿瘤疾病保险基本保额给付恶性肿瘤保险金。 同时,也推出轻症一拆三:平安福轻症最多可得到三次赔付,每种轻症限赔付一次。平安福将与恶性肿瘤关联性较高的早期恶性病变、原位癌、皮肤癌列为三个病种,不仅故障责任更明确、更细致,更将仅有1次(作为1个病种仅能获得1次赔付)的赔付机会增加到了3次。 恶性肿瘤虽然已经不再全部是“无治之症”,可重大疾病对人的免疫力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复发、并发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仅为用户提供保障,还把存在二次、三次发病的可能性也考虑到保险计划中,顺应医学进步带来康复率的变化,在被保人尚没有此方面意识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在多频次保障上进行升级,这也是很多人信赖平安福的重要原因。 03 对高风险用户的“态度”很重要 平安福的“贴心”不仅仅体现在恶性肿瘤多次赔、轻症一拆三的两个大选项里,在该保险计划的其他一些细节里,同样处处有这样的考虑。我们知道,很多人买保险是用不到的(也不想用到),而一旦真的用到了保险,“磨难”可能会接踵而至。对于他们的“照顾”程度体现一款保险计划的“良心”。 在对待高风险用户的“态度”上,社长和小K的看法一样,不得不为平安福的“思虑周全”其竖起大拇指。平安福从三方面,为高风险用户提供更多的保障,而不像很多对手只是“一锤子买卖”。 1、轻症涨保障;每次轻症赔付后身故及重疾保障额度可增加身故及重疾基本保额的20%,最多可增加60%。 用大白话说,就是用户发生了计划里的轻症,每次都会免费给用户增加20%身故和重疾的保额,而且还是三次机会。用户得了这些轻症,本身就预示着该保人未来发生身故和重疾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平安福对这部分人进行免费加保额的做法,无论是对被保人还是其家庭,都是大大减负的措施。 2、豁免关爱;平安福计划中还有豁免关爱的条款,就是说当保人发生约定事故,就能享受免交豁免保险期间内剩余的各期保费,而且保障继续有效。当用户遭遇疾病、意外等灾难,往往预示着,在疾病或意外伤害完全恢复之前,会丧失或部分丧失正常的收入能力。平安福对这些情况给予豁免关爱,让保人不仅继续享受保障权益,而且不用再交一分钱的费用,大大减轻他们的负担。 3、特疾专属;平安福计划在为用户进行全面保障之外,还有附加特定疾病保障,包含19种心脑血管重疾或6种肝肾重疾,除重疾保险金外,还可获得特定疾病保险金。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户,也给于了选择的机会。 人们选择保险的目的,其实就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做一次重要的“投资”。如果,一生平安自然是皆大欢喜,一旦遇到意外情况,保险的价值就体现了。选择了保险,其实就是用这笔很小的投入,让未来无论是平平安安,还是多灾多难,都能够从容的生活,这才是保险对于人最大的意义。 每70个人里,就有一个平安福的用户,这必然是该保险计划真正的符合投保人的利益。在社会对保险普遍有“偏见”的情况下,平安福对“保险姓保”的核心价值坚持,不仅对用户提供了细致入微的保障,也正在改观着外界对保险的偏见。 如果真要说“花”心思,平安将如何提高用户运动积极性和保险进行了结合。2016年,平安人寿联合平安健康险还推出了“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平安RUN设置周月年三重运动目标,周奖励、月奖励福利产品;年奖励达成则提升保险的保障额度。通过激励保人去积极运动,提高了他们身体素质,也等同于降低客户发生风险的概率。 让保险为用户真的去服务,这才是行业真正的未来。了解了平安福这些特点,就明白它之所以能吸引到“精明”的科技圈人士青睐,不过是把该赋予用户的保障做好了而已。